南京邮电大学

报刊:《南京邮电大学报》

版面新闻

  • 珍惜所爱,勇敢前行

    摘要:珍惜所爱,勇敢前行———《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上大学时,就知道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却一直未曾拜读,一来,是因为听说这本书非常伤感与痛苦;二来,是因为可能那时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对此题材不是那么感兴趣。转眼就好多年过去了,今年,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 20周年珍藏纪念版的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已到不惑之年的我也好奇:周国平,作为一位父亲,他会是怎样表达对孩子的情感?于是,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此版本配有韦尔乔手绘的112幅插图,其若虚若实的简单线条勾画出了似真似幻的神秘氛围。图中那似天使又似幽灵一般的小女孩更烘托出本书忧伤和痛苦的心境。另外,本书还增加了作者写于2016年12月的新版自序。  妞妞快满月的时候,不幸被查出患有眼底肿瘤。这个绝望的消息给家庭带来了晴天霹雳。至情至性的周国平写下了女儿妞妞在这个世界五百六十二天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父母对女儿那令人心碎的情感。整本书贯穿着两个字“爱”与“痛”,作者在抒发这种情感的同时,又不停地叩问着人生,因此全书又始终贯穿着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重要人生主题:选择命运、承受苦难,以及面对死亡和离别……。  前两章讲述了妞妞的到来带给作者及整个家庭的喜悦,正如书中所写到的那样:“你诞生了,世界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一个有你存在的世界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觉得我已经置身于神秘之中。”“初为人父的日子,全新的体验,全新的感情,人生航行中的一片新大陆……”书中这段描述让我印象深刻:“黄昏时刻,一个孩子带着他的父母在小河边玩,教他们兴致勃勃地捕捞河里的蝌蚪。”像捉蝌蚪这类“无用”的事情,如果不是孩子带引,大人多半是不会去做的。直到孩子生下来了,在孩子的带引下,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了“无用”的事情而牺牲掉许多“有用”的事情。孩子是父母最得意的作品,身边多少人,即使曾经说不喜欢孩子的人,当一个新生命来到自己身边时,都从没后悔自己当父母的这个决定。孩子引领着年轻的父母们成长、成熟;孩子带给父母全新的生活体验与情感;孩子带给父母的快乐与幸福,是事业、爱情所带来的快乐所无法比拟的。  “人生有种种选择。对于幸运儿来说,选择是面对诸多机会的主动进取。对于冒险家来说,选择是孤注一掷的赌博。对于苦难者来说,选择却是不可自拔的困境。”作者在书中这样描述“选择”这个人生主题。当妞妞被诊断出肿瘤时,摆在作者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是不做肿瘤切除手术,顺其自然,妞妞会早早夭折。二是让她在经受手术、失明、癌症复发之苦后仍在青少年时代夭折。在这两难的选择中,刚开始,作者接受不了一个残缺的女儿,也不希望她在失明与病痛中度过余生,他决定不动手术。但随着与妞妞的朝夕相处,作为父亲的他是这么的爱自己的女儿,绝对不能坐视她走向死亡,他又想做手术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书中多次提到了作者对这次选择有着深深的悔恨。他觉得自己做了死亡的同谋犯,他没有权利早早地结束了女儿的人生,即使失明,即使在青春年少时离开,但起码妞妞也能在这个鲜活的世界里体验更多的人生,而不像现在还未感受就已离开。他佩服那个把自己脾脏切下五分之四给自己儿子的父亲,虽然儿子最终没有救过来,但这个父亲与死亡做了宁死不屈的斗争。  承受苦难这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书中这样写道:“人生在世,总会遭受不同程度的苦难,世上并无绝对的幸运儿……,苦难可以激发生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练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启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扬人格,也可以贬抑人格———全看受苦者的素质如何。”素质大致决定了一个人承受苦难的限度,在此限度内,苦难的锤炼或可助人成材,超出此则会把人击碎。面对自己那活泼聪明可爱的女儿,在她的摇篮旁守着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这种苦难是痛彻心扉的。作者字里行间里表达的那种“痛”,让读者读来不禁泪流满面。面对苦难,我们总有这样的责问:为什么老天这么不公平,为什么偏偏是我?作者看到公园里父母带着孩子开心地玩耍,心里是多么羡慕,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这么健康。面对苦难,苦难只能自己去承受,别人的安慰与同情就像镇痛剂一样,只是一时的。就像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所谓‘感同身受’,从来不过是表达一种心情罢了。面对苦难,我们只有自己坚强地勇敢地走出困境才行。只要你足够坚强,时间将是你治愈苦难的一剂良药。时间的流水会不由分说地把人裹挟着向前,让伤疤结痂,让苦难成为你人生中的一种回忆。”  面对死亡,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有人说,你是天使,回到上帝身边了。有人说,你是玉女,回到观音身边了。我不相信上帝和观音,但是,为了你,是应该有一个天堂的啊!”妞妞嫩小的生命已经饱受癌症的折磨,她一遍遍地哭喴:“磕着了!磕着了(这是妞妞对疼的表达)!好爸爸想办法,想想办法!”妞妞那么信赖地躺在爸爸的怀里,那么地相信爸爸会有办法救她。而面对死亡,这个爸爸是这么的无能为力,只能肝肠寸断地眼睁睁的看着死神从他的怀里夺走他的宝贝女儿。面对死亡,有时候我们是多么无力,什么都做不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地活在当下,珍惜我们所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

  • 红花玉兰

    摘要:红花玉兰   又逢四月。  刻玉玲珑,吹兰芬馥。生命本就是这样,哀伤中伴着热情,凋亡中又有新生。在风和日丽的早春,红花玉兰已经早早地苏醒,穿上暗红色的外衣,映入你的眼帘。  红花玉兰,又被人们称为辛夷、紫玉兰、木兰。我最早接触到她,是在高中。看惯了往日洁白如雪、花朵硕大的广玉兰,第一次见到这红花玉兰,甚感新奇。  教学楼前长了四五棵红花玉兰,每到三月中旬,便进入了她的花期,从远处看,像是一片一片红色的云朵。古人极喜称花为芙蓉,故王维在《辛夷坞》组诗中,描述她为“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虽是红色,其实,她的色彩真的不算靓丽。  你看到她时,她似乎开得很疲惫。我猜想,是因为她不愿与别的花争奇斗艳。在百花悄然密会,争相开放着想要渲染春天的时候,她只是三三两两地立于枝头,有的时候,你会发现,那光秃秃的树枝上,就只挺了一朵红花玉兰。  花瓣是暗红色的,里面又泛了一点白,给你一种红得不透亮、不彻底,白得不鲜明、不惹眼的感觉,就像那古戏中的迟暮美人,穿了十几年的红绸戏服,色彩透着一丝黯淡。可当她们一朵朵挺立在枝头时,那种勃勃向上的冲劲,把生命的张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不张扬,却秀颀、端庄、娴静。她的光彩不落俗,闪耀在人们灵魂的根底。  每每路过的时候,我都忍不住驻足观赏。走上前轻轻摸了她的花瓣,质地温润,比别的花瓣更加厚实,不像丝绸那般单薄柔软,倒像是未打磨过的玉石。凑上前闻一闻花香,是阵阵的馨香,味道不刺鼻,却又很清晰。大概是花瓣如玉,花香如兰,这才有了红花玉兰的名字。  此时的校园里,还有一种树长在她旁边,名为石楠。石楠枝上,长了些琐琐碎碎的叶子,开了些婆婆妈妈的小花,看不清花瓣,有些殷红的蕊,没有半点香味,再过些时日,便要散发出不好闻的气味。而一旁的红花玉兰,浑厚、质朴的外表下,却散发着阵阵清香,不飘忽、不含糊。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不是说的红花玉兰么?  渐渐地,再看红花玉兰,脑海里便想到了气节二字。她喜光,却也较为耐寒,丝毫不见娇弱的模样。它那大片的花瓣,热烈的香气,挺拔的花朵,都有大家风范。似玉非玉,似兰非兰,却给人踏实、沉稳之感,残酷的环境里也要努力汲取养分,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  红花玉兰,是少有的先开花后长叶的植物。过了四月,她的花期也就过了。而当花瓣落了,叶子也就渐渐长大。不多几天,树枝上的叶子就长出来了。叶片肥厚、嫩绿,那明晃晃的绿,在阳光下,看着格外耀眼,有着的无限生机,给春天增添色彩,给人们带来活力。  虽爱花,但绿叶却也有着自身的魅力。红花开时,绿叶只是长了一点点嫩绿的芽,不抢养分,只是默默地衬托着玉兰的美丽,无怨无悔。红花落时,绿叶便使出浑身的力气,茁壮成长,尖端短而突尖,每三片排成一轮,呈钟状。淡红褐色的花瓣落了,绿叶便陪伴着果里的种子成熟。而过了节气,便默默落下树枝,把自己埋进尘土里。  绿叶至始至终,不出风头,只是默默无悔地付出,最后把自己归于树根,变成养分,为下一轮的新生而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想,生命的张力,不仅在于不顾一切地蓬勃向上地生长,也在于勇敢地奉献自己,为生命的新陈代谢贡献力量。  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在和煦的春日下,与花薄醉。浮生孰共爱与乐,玉兰花间留清照。

  • 人间滋味

    摘要:人间滋味   天南地北,都有着烟火气。这烟火气里头涌动着的,就是大中华的饮食文化。  且先说说主食吧。  当一碗泛着莹莹白光的米饭凑到你的面前来,你会忘了现有的疲惫。隐匿在体内的原始野性也不安地躁动着。一碗米饭,一碗香甜,一碗丰盈。望着白净的米,我们就会想起充沛的阳光,想起一捧捧羞得低下了头的谷穗。它们蓄了一季的活力之后,终于被时光酿成了秋日里一场盛大的丰收。  俯下了身子的稻谷,像是在真诚地向大地母亲致意,感恩自然的馈赠。这是内化的理解。外化的表现形式是社稷。稷,同属谷类,被尊为百谷之长,帝王奉其为谷神。一年复一年的祭祀活动,含着的是帝王之家对黎民百姓生活风调雨顺的期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与江山与饮食之间,悄然有了某种联系,这种联系的诞生,不得不说它的伟大。  米,也载着浓厚的人情。贵州的寨子里,亲友们为庆贺新生儿的诞生,都会挑上几桶新米,来寄予祝福。这时候的稻米,不单单是作为一种食物而存在,更是连接整个寨子的纽带。新生儿与最朴素又最为重要的事物相认,便也带了一份天地孕育的灵气。人情冷暖,真情假意,都被一粒米所承担着。对它来说,未免太重大了。自然,它也消受得起这份重大。  自古而今,都有“南米北面”的说法。这只是一种饮食倾向,全国各地,哪哪不都有米和面吗?也许,这算是一种文化认同,国人发自内心的肯定。拿广东来说,这是一年稻熟三季的地方,但是人们对于面食的热情依然存在。竹升面是众所周知的小吃,这个用鸭蛋和面,用毛竹压制而成的筋道食物,为广东人所热切喜爱着。不禁想起《舌尖上的中国》节目里的一位广东老妇人,吃面吃得酣畅淋漓,对着镜头比个大拇指,直呼“地道”。心底的满足感透过屏幕传给千里之外的我,让我心里也泛起一种难言的感念。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同时接受米和面。但这难不倒聪明的国人。一种神奇的食物应运而生———米粉。这本身是米、外形如面的事物燃起一干老饕的心。试想想看,晶莹如玉的米粉淋上香醋、红油、再撒上葱末与香菜,怎不引得人食指大动呢?哧溜一声吸下肚,那滑滑的、凉凉的感觉依旧盘亘在喉间,深入肺腑的凉爽滋润着每一个被烈日炙烤得疲惫的灵魂。  很难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发现这般丰富迷人的文化。行走在神州大地上的我们,被黄河、长江润泽着,我们走着走着,仿佛能听到黄河流域麦客的低语,听到长江下游稻米垛在风中簌簌作响。这是源于生命的声音,源于大地的声音,源于饮食文化千年不息的声音。

  • 美好的时光

    摘要:美好的时光   一天奔走的疲乏,都在傍晚的归途中,随着微风缓缓消逝。  路过一所中学,里面吵吵闹闹的,大概是下课时间。突然就涌上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想起小时候曾无数次幻想上大学的自己。可如今我又特别羡慕他们,或者说是想念曾经的我们和那些蒙尘的美好时光。  现在再也没有一间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室了,我再也不需要从家里带盆栽到教室,我再也不需要绞尽脑汁地想黑板报的内容,我再也不需要穿不好看的校服,我再也不需要捐书给图书角,我再也不担心迟到被罚站,但我再也回不去那些日子。  中学的日子日复一日,好似没有尽头,但却又说散就散了。那时候总是感觉时间过得好慢,上学好无聊,而我好想快点长大,变成大人。而回首一看,果真应了“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句话。六年的中学时光,我都在同一所学校度过,见证了它的变化:目睹了旧楼坍塌时尘土飞扬的壮观景象,看着窗外的实验楼和体育楼一天天的从地基到大楼,数着操场一天铺了几块草坪。曾经数着天过的日子,现在看来好像一瞬间就过完了。  高三是中学时代记忆最深刻的一年。因为晚自习,父母为我送了大半年的晚饭,而那些和朋友一起拿着饭盒在教室里吃饭时的情景也历历在目。那些和朋友一起走过的路永远都不会忘记,一起回家的路,一起去补课的路,一起在公园里吃蚊子的路……说到朋友,那些美好时光里最难以割舍的人现在相隔千里。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但很多时候心里的难过只会分享给朋友。高三那年我们几个人相互扶持着度过最艰难的时光———怎么学成绩都没有提升反而倒退的时候,因为与父母的矛盾而崩溃大哭的时候,如果没有他们的陪伴我可能真的无法熬过。但现在看来,连那些艰难都变成了值得回忆的美好。  正因为有了艰难与无聊的衬托,那些陪伴与欢笑就更加清晰了。寒假几乎没有放假,在学校上很长时间的自习,中间只有一段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吃点零食,说说笑笑,好像学习遇到无数难题造成的头痛瞬间都消失了。  有种细小的回忆是我最喜欢的那个靠窗第三排的位置,窗台上我的课本和辅导书堆成高高一摞,盛夏时窗外的微风就是救命稻草,窗外的楼房、操场和天空是我无聊时最喜欢的风景。有种细小的感动是父母的无言,最后的几次模考都不尽人意,我不愿把成绩告诉父母,他们便不问,只是每天都做好饭菜,他们压下心底的不安只为了不给我增加压力。  毕业那天,全班都穿上了白衬衫,大家都很开心,好像没有发现,那是分别。我捧着一束花献给我最喜欢的生物老师,永远记得他在毕业视频里对我们说的话:“喜欢你们,喜欢你们勤奋学习,喜欢你们彬彬有礼,更喜欢你们的成绩每天都在不断进步,在这里衷心的祝福你们,用自信阳光的心态去迎接高考,等到金榜题名时,我们一起去看花儿……”  都说高三很苦,但那却是我人生最简单的一段时间。我什么都不用多想,只要一心学习,提升成绩就好。到最后关头我已经不会再去想我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会去到哪个城市,因为想的再多都于事无补。我就只专注于学习,没有太在意名次的变化,甚至十分平静地考了最后两天的试。  距离我高考已过去了两年,仿佛就在昨天却又恍若隔世。过了那三个月的假期,好像有什么东西一去不返了,而我却摸不到抓不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离我越来越远,我做什么都无济于事,想必那就是时间吧。  时光啊,总催着人长大。我稀里糊涂地长大了,却发现自己遗失了少年时代,后来慢慢明白,它没有走丢,只是蒙了灰尘,完好地保存在我的记忆里,虽然我无法再经历一遍,但它依旧值得怀念。  偷窥那些看似重复日子里的狭缝,里面尽是我们熠熠生辉的好时光啊。走过那几年,最终我们会明白,我们无需沉溺在过去中,因为那些美好时光一定会变成我们内心最坚实的一股力量,陪伴我们一起去经历更多的事。虽然时间不停留,但未来仍可期。

  • 荷风

    摘要:荷风 

南京邮电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2182次访问,全刊已有407193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