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

报刊:《南京邮电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图片新闻

    摘要:

  • 修身养德清廉为官

    摘要:晚清重臣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在朝为官数十载,他率先垂范、修身律己,秉持圣贤之志,坚持用廉政理念治政、治军、治吏、治家,被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

  • 反腐倡廉 教育先行

    摘要:自古廉洁为贵行,贪腐遭唾却难控。两千封建秦至清,一姓天下众无声;君王有道百姓奴,百官贪腐奴不成。人欲升官不惜铜,皆因为官权无穷;三年为官十万银,连本带利数目惊。及至旧朝逼民...

  • 十九

    摘要:谁说十九岁就该迷茫谁说十九岁就必定彷徨谁说十九岁就绝对没有前进方向我说十九岁的我们有十九大的坚定有十九大的雄心有十九大的方向向十九大敬礼!

  • 尊重选择

    摘要:六岁步入课堂,十八岁踏出家门,十二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仿佛,我们的人生角色只有学生这一种,我们手里的决定权也仅仅是中午吃油焖茄子还是西红柿炒蛋。所以,年...

  • 虽千万里

    摘要:尚在远方的行者:好久不见!三年前看了你的文章,便也有了那“不切实际”的理想,如今我也是踏上了行者的道路,和你有别,你是背包客,我是骑友。Hey,今在何方?是在和陌生人挤夜间...

放大 缩小 默认

虽千万里

———致《背包十年》小鹏

   期次:第226期      查看:193   


  尚在远方的行者:
  好久不见!
  三年前看了你的文章,便也有了那“不切实际”的理想,如今我也是踏上了行者的道路,和你有别,你是背包客,我是骑友。
  Hey,今在何方?是在和陌生人挤夜间巴士还是在时速11的南美火车上欣赏沿途景色呢?隔壁《侣行》的梁红张昕宇上周开飞机跨越大西洋上了头条,你有没有什么计划?
  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见证伟大的事件;去端详穷人的面孔和伟人的手势;去看奇异的事物———机器、军队、人群、丛林和月亮的影子;去看人的杰作———他的画作、高楼和发现;看墙后的;看房内的;看危险的;看男人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去看并享受着快感;去看并被震撼;去看并领悟。
  你教我的这段话我也讲给很多人听了,不知有没有让谁踏上我们的道路呢?
  2014年,那年高一暑假,似乎是受了什么挫折什么打击,迷茫中读了你的作品,于是旅行也成了那时我们共同的选择,不过我选择了骑行。
  开封到洛阳,预计180公里,实际300公里;计划骑行3天,实际骑行7天,车队10人搭车了3人,因为当时我们并没有查到后一百多公里全是山路。我们一同在凌晨摸黑赶往下一站的旅馆,一同在上坡推车时从天路唱到船工号子,一同在村里的大杂院打地铺。
  那年,从洛阳回来,我读懂了一句话,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2016年,高考完,一个同学告诉我突然失去了目标,我说“那就去骑行吧”。一个星期后,我们俩扛着拆车包坐上了去青海的火车。今年暑假我们计划征服川藏线。
  那年,我成功改变了一个人。
  如今,我在南京,我到了很多地方,环南京,扬州,镇江,马鞍山。我曾经和一个对我说“叔叔你的车好帅”的小男孩换车从仙林骑到迈皋桥,也曾经和60多岁相同爱好的老伯在骑溧水的路上探讨人生,我曾经和其他学校爆胎的同路骑友从水库一同推车20多公里到最近的地铁站,也告诉了很多人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这年,我和许多人互相改变着前些天,我在演讲比赛复赛的讲台上,告诉大家人生的意义就是在想象之外的环境里去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哪怕什么都没有改变,我们的人生也比别人多了几张彩页我会不会改变谁?
  或许,这就是我们留下的东西。
  或许我无法像你一样成为职业旅行者,拿起背包,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发现衣食住行只是最低层次的需要,牛仔裤可以一个月不洗,粗茶淡饭只要能吃饱就不嫌弃,为了省下钱走更多的路,可以坐最便宜的夜间巴士,笑着对旁边的人说,对不起,挤一挤。生活变得粗糙,少了流畅的线条,看比钢筋水泥多得多的色彩。
  或许很多年后我每天的生活黑白而精致,出入城市里最好的写字楼,代步要搭的士,喝咖啡只去星巴克,上班要穿黑色的西装白色的衬衣。我们知道领带的N种打法,西装扣子要开几个。知道西餐的规矩,中餐的菜系,韩国菜有多少花样,日本菜如何料理。要去看上司的脸色,分析同事的喜好,掩饰自己的骄傲,还要学会点头哈腰。
  但我会一直记得我是一个行者,我也曾有过青春,我也曾为了前方无怨无悔,这是我们的道路。“虽千万里,吾往矣。”
  你觉得摄影应该像写作一样,是对一瞬间所见所感的记录,是对一个人成长的记录,永远不要追求被大多数人认可。
  何止摄影呢,当一个人的自信心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建立自己的审美体系和价值标准的时候,还有谁会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评价?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跟着走。而在这样的时候,你的信念你的坚持你的特立独行已足以把别人感动。
  沈从文把生活中的细碎片段串连成一条波涛汹涌的长河。这条河,不在北京,不在巴黎,不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她只专属湘西。这条河,会有波涛,会有暗涌,会刮风下雨,也能看到彩虹。
  他的侄子,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在叔叔长眠的地方写下这样的话:“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原来河流的最终归宿不是注入大海,而是回到开始的地方。
  我也要沿着一条河流行走,去追溯两岸的生命轨迹。我对自己说:“虽千万里。”
  祝旅途顺利!未曾谋面的行者:张皓天2017年4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京邮电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1116次访问,全刊已有407175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