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

报刊:《南京邮电大学报》

版面新闻

  • 秉持思路精神 促进中外交流

    摘要:秉持思路精神 促进中外交流   中华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年12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作为来华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单位,海外教育学院一直秉持丝路精神,架设不同文化间互学互鉴的桥梁,营造多元文化交融共存的特色校园文化,树立和培养来华留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使他们肩负起实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打造文化共兴命运共同体的重任。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学院坚持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为来华留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帮助留学生更好地感知中国基本国情,培养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情怀。   学院开展了以“感知美好江苏,唱响一带一路”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留学生们先后走进江苏东台、响水、淮安,参观当地特色产业,了解中国近代农村建设发展历程,感叹神奇的“中国速度”。   学院组织留学生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铭记历史;关注国家公祭日,许愿和平;瞻仰周恩来同志故居,宣扬中国优秀革命文化传统。   学院中外学生共同组建了“E路邮我”实践团,先后赴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国家博物馆、八达岭长城等地,探寻丝绸之路历史遗迹,开展“中国形象”主题调研和访谈,学习、宣传、推广优秀中国文化和中国符号。   用心服务,感恩中国。学院开展了“留学生进社区”、“南邮洋老师”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留学生赴苏北开展“一带一路一个梦,一乡一水一生情”暑期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留学生们看望慰问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共建“爱心家庭”,结下中国情缘。留学生还自行发起“绿色校园行”活动,宣读绿色校园倡议,将自行设计的“最后离开请关灯”中英文环保标识张贴到学校各教室,倡导节能减排。 架设互学互鉴桥梁,共享文化多彩盛宴 学院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校国际文化节,不断丰富文化展现形式,提升活动内涵和趣味性,使之成为吸引全校师生关注和参与的大活动,并受到中国日报、中国江苏网、中国教育在线、新浪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社会媒体高度评价我校国际文化节是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多元文化交流平台。   2020年,校第三届国际文化节以“携手并肩 共系情结”为主题,境内外留学生线下线上同参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四百名留学生在境外但仍心系学校,集体发来了“你好,南邮”的祝福视频,表达对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深深思念。境内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倾情演绎多样节目,积极展示各国文化,大家共同参与游戏、文化问答竞赛,师生们欢声笑语,展现了世界人民是一家、多元文化齐绽放的美好画面。 多渠道推广中国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共兴 课堂是来华留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实践场所,学院积极开设来华留学生综合素质课程,丰富中国文化传播路径。学院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国文化推广路径,让境内和境外留学生共同参与,促进交流。学院组织了《三字经》、唐诗、24节气等主题的线上学习;举办“大雪飞扬,迎春纳福”书法体验,传播中国传统春节文化和“福”字文化;举办“浓情艾香,细嗅端午”活动,指导留学生学做艾草香囊;开展中国纸扇与水墨绘画活动,介绍中国扇子制作工艺;举办吟诗剪纸、共庆中秋活动,让留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举办“更岁饺子,最美饺子”活动,体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等。   积极担当中外文化与友谊交融的使者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通过对中国文化、社会的亲历,对中国故事的发掘,我校来华留学生们积极担当中外文化与友谊交融的使者。   2020年,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举办的“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系列征文活动中,加纳籍留学生EzekielYoung的作品《哦,我亲爱的中国》描述了留学中国期间尤其是今年中国人民共同抗疫的所见所闻,表达对中国这个第二故乡的喜爱,该作品荣获优秀奖并被收入 《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一书。三名留学生组队参与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水韵江苏”入境旅游精品线路征集比赛,所设计的“放飞梦想?乐享江南线路”成功入选10条入境旅游精品线路。留学生Lidia团队以手机应用软件作品“带路Dailu”,斩获第四届国际大学生新媒体节暨新媒体原创作品大赛创意创业类优秀奖。留学生Imane参与的中外学生联队获得第三届“外教社杯”长三角区域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暨全国邀请赛(江苏省赛区)特等奖。   今后,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的精神为引领,秉持丝路精神,积极探索中国文化传播的路径,关心关爱留学生的身心健康,敦促留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行远升高,努力培养他们与中国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丁静 汤美玲 范畅)

  • 我校举办“青春邮你·艺路畅想”2021新年晚会

    摘要:12月17日晚,我校“青春邮你·艺路畅想”2021新年晚会在仙林校区青春剧场举行。600余名师生欢聚一堂,共享艺术盛宴。

  • 聚焦高质量展现新风貌跑出加速度

    摘要:聚焦高质量展现新风貌跑出加速度———记社会与人口学院“运河文脉”五维社会实践育人模式   习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2020年9月,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高校的培养人才道路标注了鲜明的时代坐标。   社会与人口学院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关于实践育人的重要讲话精神,将社会实践作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积极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和路径,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好的条件。   2018年6月,学院依托我校大运河研究中心调研项目,开展大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运河文脉”社会实践项目。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全院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以大运河文化带调研为抓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带整体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聚焦点,引导学生发挥新文科的专业技能,挖掘民间大运河文化遗产,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南邮智慧”。 以五维为经,建运河文脉平台 截止目前,社会与人口学院“运河文脉”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已经开展三年,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反思总结,项目已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指导、资源支持、能力提升、科学执行、团队继承”的“五维”社会实践体系,为项目后期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五维”实践育人视角的基础上,学院整合多方面资源,搭建多维运河文脉人才培养平台:拓展以实践载体为驱动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创新平台,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通过建设实践基地的方式,邀请政府管理人员、非遗文化传承人、专业导师等作为导师,构建运河文脉社会实践导师服务平台,推动“运河文脉”社会实践项目进一步走向深入;构建运河文脉志愿服务平台,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大运河文化公园遗址公园、博物馆、绿化带等的建设结合起来,真正将运河文脉的传承落到实处;搭建运河文脉科研项目孵化平台,以大运河文化带的社会实践调研带动深度思考,以深度思考推动理论水平提升,以理论知识反哺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 以三融为纬,促实践机制创新 社会与人口学院“运河文脉”社会实践项目自筹备始,就以小组化、导师制等作为基础,以“三融”理念为核心,不断促进“运河文脉”社会实践的体系机制创新。   融入主流文化。以传统文化传承为主线,“运河文脉”社会实践项目是对中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号召的积极响应,帮助学生了解、传播、传承和发展大运河文化,增强青年人的文化自信。   融通专业知识。以专业核心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拓展知识为补充,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运河文脉”项目的专业特性要求参与的学生具备扎实的人文专业素养,项目邀请专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系统培训,在不同文科类专业团队成员之间取长补短。   融合社会需求: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学院“运河文脉”实践育人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以实践参加为根本目的,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素养、唤醒学生民族意识、树立学生文化自信。 经纬融合,显实践育人成效 社会与人口学院“运河文脉”社会实践项目主动服务于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布局,通过学生实地调研和采访等形式,讲好运河故事,唤醒运河文化记忆,让学生上了一堂“有意义的专业课”。项目在“五维”社会实践育人创新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三个融合”工作路径,经过三年培育迭代,目前已呈现“广、快、多”的实践育人效果。   教育覆盖群体广。经过三年的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运河文脉”社会实践项目在校内外均获得显著认可。在校内,“运河文脉”目前已经能达到300人的团队规模,学院超五成的学生和教师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在校外,该项目屡次在中国江苏网、苏州新闻网、苏州日报等市级、省级新闻媒体上得到重点报道,在学术研究领域也颇受专家学者认可。   科研能力提升快。跟随“运河文脉”实践项目一起成长,是学生普遍的感受,团队成员充分认识项目的重要意义,摆脱传统社会实践产出限于摆拍的弊端。基于“运河文脉”项目的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多名优秀项目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和“挑战杯”等科技竞赛赛事,在社会实践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科研能力提升迅速。以李晴晴、张海蓉、卞青阳等为代表的核心项目参与者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且均取得国内高水平大学的保研名额。   科研成果转化多。“运河文脉”项目重视指导项目参与学生在书刊出版、论文撰写、子项目孵化等多方面进行成果深挖,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真正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近几年项目实践团队完成了包括书稿、访谈文本、研究报告等在内的200多万字调研成果,其中值得一提的有:四本访谈书稿《大国工匠:大运河边的守艺人》、《大运河的集体记忆:70人的70年》、《迁居大运河:流动的人文地理》、《一条河一座城:大运河与城市发展》即将出版,同时基于此社会实践项目开展的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获得“挑战杯”国赛三等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优秀人才”和“科学知识”是经过实践淬炼的人才和能够服务于实践的成果。每一所学校,唯有深切体会这种迫切感,以实践育人为载体,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 安全教育永远在路上

    摘要:“预防为主,教育在先”始终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举措。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已纳入社会主义法制轨道,《高等教育法》、《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中,都明确了高校在大...

  • 筑牢安全防线,守护“柚子”成长

    摘要: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在籍全日制自考助学在校学生700人。学生的构成复杂,来源多样,学习期限长短不一,文明素质参差不齐。同时传统的安全教育手段有效性不断降低,尤其是随着00后年轻...

南京邮电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935次访问,全刊已有4059746次访问